2025年疏附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

来源:疏附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 有效性: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6日 17:36 点击数:


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解决农田“白色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系列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自治区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农办科函202576号)及关于印发《2025年喀什地区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有效防范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推进地膜科学使用,不断提升地膜回收处置水平,健全地膜综合利用体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耕地安全,确保完成2025疏附县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0万亩,农膜处置率达到85%以上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的要求,按照《自治区农田地膜污染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安排,以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导向,以试点为抓手,加强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全过程管理,聚焦覆膜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从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方向发力、有序推进,加快构建废旧地膜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有效提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使用,合理减量。合理规范使用地膜产品,强化适用产品、技术和模式等推广,加快推进减量替代,加强地膜使用控制,避免地膜滥用。

坚持典型引领,试点带动。采取试点先行与典型推广相结合方式,集中打造一批试点典型区,发挥辐射带动效应,稳步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种植习惯和地膜使用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区域、分作物明确工作目标、实施重点和政策措施,分步循序组织实施。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膜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回收利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地膜污染防治工作。

三、任务目标      

2025疏附县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0万亩,疏附县作为试点县农膜处置率达到85%以上科学规范、权责清晰、治理有效的地膜使用回收利用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农民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明显提高,从田间到田头到资源化再利用的全链条地膜使用回收体系不断健全。经过持续努力,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四、实施范围

     全县9个乡镇10万亩。

五、重点任务

(一)科学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null、瓜菜等主要覆膜作物,推广使用0.015毫米加厚高强度地膜。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使用时间和力学性能指标应不低于《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中类耐老化地膜有关要求,且产品原材料中不得加入再生料及国家明确禁止使用、不利于作物生长或污染土壤的有害助剂,总灰分控制在0.5%以内。

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和性能检测,null可推广使用0.012毫米及以上厚度的地膜,力学性能指标:纵、横向拉伸负荷≥3.2N,纵、横向断裂标称应变≥500%,纵、横向直角撕裂负荷≥1.5N;紫外灯人工模拟气候老化试验312小时后的力学性能指标:纵、横向拉伸负荷≥2.0N,纵、横向断裂标称应变≥250%;农田覆盖使用180天后力学性能指标:纵、横向拉伸负荷≥1.6N,纵、横向断裂标称应变≥250%,地膜产品中灰分(质量分数)含量≤0.5%,保障地膜使用后能够有效汇报。

补助标准:全县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0万亩,对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的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给予不超过亩均补助标准80%的补贴(亩均补助标准30元),使用补助标准24元/亩,分配资金240万元。

补助对象:使用符合规定地膜的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等。

补助方式:直接补助,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

(二)加强地膜回收残留监测。按照《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有关要求,全县要落实农田地膜出厂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地膜生产出厂登记台账、销售台账、使用台账、回收台账等,做到县有乡账、乡有村账、村有户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抓好地膜使用和回收利用调查统计核实工作,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和回收率、处置率测算,科学评价农田地膜使用及其污染情况,完成年度相关数据上报。全县设置20个废旧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点,按照统一操作规程,委托第三方对年度地膜残留量进行检测,采集数据并上报分配资金10万元。

提高废旧地膜拉运加工能力。

回收堆放点的废旧地膜去除泥土、秸秆等杂物拉运到废旧地膜加工厂,补助标准100元/吨,降低废旧地膜加工厂拉运加工运营成本,激发加工厂参与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积极性,分配资金45万元。

  加强农田地膜回收宣传力度。

通过新闻媒体、标语、横幅、宣传册等方式加强宣传,大力宣传讲解废旧地膜污染的危害和回收再利用的好处,指导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地膜,使农民充分认识地膜残留的严重危害,树立主动回收残膜保护耕地的意识,自觉捡拾农田废旧地膜,提高广大农民参与防治“白色污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分配资金5万元。

、组织实施

实施主体为疏附县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技术指导、残膜回收执法、地膜残留量检测、统筹乡镇残膜回收补助发放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督0.015mm加厚高强度地膜或厚度0.01毫米以上(不含0.01毫米)且具备同等强度的地膜产品质量;各乡镇负责地膜科学使用及回收宣传、补助发放数据收集、落实属地责任登记造册等工作、协调残膜回收转运等各项回收政策落实。县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成立地膜科学使用联合验收小组,对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等购买地膜发票、生产厂家资质证明等相关材料和实际覆膜情况核查验收。验收工作结束后,县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整理各项验收材料,并向县人民政府提交资金拨付申请资料,县财政局根据县人民政府审批和相关佐证材料,将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一次性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等银行卡(账户)。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农业农村、各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进行具体规划、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实施,各单位积极配合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责任到人。小组成员如下:

长:张晓辉(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副组长阿布都喀迪尔·阿布都吾甫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员:孙玉春(县农机发展中心主任)

约麦尔江·艾麦提(县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

米仁尼沙·达吾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干部)

各乡镇长、农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阿布都喀迪尔·阿布都吾甫尔同志担任,按照要求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各乡镇要紧密配合,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疏附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参照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相关规定,明确项目资金使用方向,规范资金支出,不得挤占、挪用或整合项目资金,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及时更新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系统数据。推进的项目经得起实践检验,不允许弄虚作假,发挥项目实施的最大效益。

(三)地膜科学使用环节监管。严格落实地膜科学使用、合理减量的要求,加强对农田地膜使用者的宣传教育,全面详细宣传科学使用地膜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废旧残膜对耕地、农作物产量、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引导地膜使用者主动使用0.012毫米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并指导科学覆膜,做到合理减量使用地膜。指导地膜购买者在购买地膜时,看清楚产品名称、规格和质量检验信息,防止购买不达标地膜,并索要购买票据。明确县域内所有农机手坚决杜绝铺设0.01毫米及以下厚度地膜,从源头上做到科学使用地膜。

强化地膜回收环节监管。严格落实“谁使用,谁回收”的要求,采取宣传引导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相合的方式,督促各乡镇以村为单位,落实回收任务,督促农户在春耕备耕和农作物完成一个生长季节后,及时做好废旧农膜的回收工作,禁止直接翻入土壤,提升群众自觉回收地膜的主动性和法律意识,并按要求清运至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坚决杜绝随意弃置、掩埋、焚烧废旧农膜等违法行为。

(五)强化回收处置环节监管。严格落实废旧农田地膜资源化、能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全面提升废旧地膜的综合利用和处置能力。重点解决废旧地膜回收企业乱堆乱放、不及时处理、私自焚烧等情况对于现有回收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的要想方设法提升企业加工能力,确保县域内各回收网点和企业回收的废旧残膜得到综合利用和处置,对于不具备加工价值的废旧地膜,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废旧地膜分级分类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回收的废旧残膜得到合理利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六)强化网点建设,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统筹规划、总量控制、交售方便、绿色环保的要求,结合县域内地膜使用面积和使用量,合理布局废旧地膜回收网点数量、完善回收运行机制、配备必要的称重等设备,做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规范化回收网点,每个村至少有一个回收网点,重点解决没有回收网点、网点建设不符合规定、无人管理、不如实记录、网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健全捡拾、回收、转运工作体系。

)强化宣传引导。县农业农村局要把握好地膜科学使用和废旧地膜回收的关键节点,充分运用周一“三结合”、广播、电视等渠道,常态化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废旧农膜乱丢乱弃、碎片回田、私自焚烧等带来的危害性和回收处置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加强有关知识培训,将“谁使用、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根植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心里,切实增强农膜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回收者和加工再利用者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责任,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中,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强化责任落实。农业农村局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加强项目执行管理,确保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到田、残膜回收到位、补助资金及时支付,不折不扣完成项目任务。要抓好补助资金支出绩效工作,按时间节点及时报告资金支付进度,通过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填报资金执行情况。

疏附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3日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