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丰时稔,蔬果盈枝。近日,在疏附县吾库萨克镇托万克吾库萨克村网纹瓜拱棚种植示范基地内,浑圆饱满的网纹瓜缀满藤蔓,馥郁果香扑面而来。数十名工人穿梭其间,采摘、分级、套袋、装箱……将一批批网纹瓜订单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托万克吾库萨克村距县城4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两委”和喀什地区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在园内规划发展高端网纹瓜特色种植业,引进新疆智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打造特色种植示范基地。
2024年初,村 “两委” 和工作队引导村民将26亩土地以高于市场价流转给公司。公司投资160万元,采取 “企业+基地 +农户” 发展模式,引种柏格、马里奥等高端甜瓜品种,采用植物免疫蛋白防控病虫害、臭氧土壤杀菌等硬核技术,实现无农残、无公害种植。“我们给每个大棚投入20立方有机肥和1吨豆粕改良土壤,从源头保障品质。” 基地负责人王翠介绍说。
实现增产增收,提高技术是关键。村“两委”和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引导企业与中国农科院、新疆农科院签订长期技术服务协议,通过现场授课、视频连线交流等方式,帮助工人掌握高效栽培和种植管理技术。
“每个瓜要套上特制遮光帽,防止紫外线灼伤瓜皮纹理,成熟期手工打磨表皮,可提升果肉软糯度和清香风味。”在44号大棚里,山东援疆技术员李树智正在手把手地向吾库萨克镇托万克吾库萨克村村民如则·喀日传授种植技术。
如则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来到种植基地工作。勤奋好学的他,不到2个月就掌握了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成为村民眼中的“土专家”。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种植户打算承包大棚发展特色种植。村“两委”和工作队与公司商议后,计划明年将大棚承包给村民,为他们免费提供瓜苗、农资和技术指导,待网纹瓜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收购,确保村民收益。
科技种瓜,越种越甜。网纹瓜采用立体式种植模式,一藤一瓜,运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科学灌溉。同时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通过“一瓜、一码、一档案”对网纹瓜进行精准管理,实现农产品可视化溯源。
“网纹瓜7月下旬陆续成熟,9月底采收结束,单棚年产优质瓜750颗,市场每颗售价299元,产品分级包装直供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部分精品出口东南亚,目前订单仍供不应求。”吾库萨克镇党委书记王志远说。
为提高土地高效利用,基地还创新采用“春茬网纹瓜+秋茬轮作”种植模式,秋季种植无公害菠菜和羊肚菌,预计年收益将突破28万元,较传统种植模式效益提升近3倍。
如今,托万克吾库萨克村的网纹瓜已形成规模化效应,年产甜瓜4万个,销售额740余万元,40余名村民在基地从事吊架、套袋等季节性工作,人均年增收3.5万元。
“下一步,托万克吾库萨克村将锚定乡村振兴目标,强化示范引领,持续扩大种植规模,筹建甜瓜产业展示中心、标准化生产车间,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推动全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村民在‘甜蜜产业’中收获幸福。”喀什地区纪委监委驻吾库萨克镇托万克吾库萨克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徐海生信心满满地说。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