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动态

2025

03/10

17:58

来源:
疏附零距离

字体:【

访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策+技术“双引擎”发力!疏附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疏附零距离 发布日期:2025-03-10 17:58 浏览次数: 字体:【

37日,在疏附县乌帕尔镇喀拉巴什村,强硕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员工们有条不紊地分拣着来自山东、河北等地客户订购的300吨核桃和700吨大枣。从家庭小作坊到年入百万的合作社,我们靠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升级。合作社负责人麦麦提玉苏甫·托合提正穿梭在生产线间,不时驻足指导员工操作。

上图:强硕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线。

麦麦提玉苏甫·托合提不仅是合作社的负责人,更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20年,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与建议下,他与妻子贷款3万元成立了疏附县强硕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此开启了创业之路。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麦麦提玉苏甫记忆犹新:合作社刚成立时只有4-5名员工,订单不多,心里很慌张。但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他的合作社逐渐有了起色,租到了专门用于加工生产的场地,订单也多了起来。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还为他争取到了7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补贴,他先后购置了色选机、剥壳机等先进设备,让合作社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2024年年收入达到了150万元。

上图:工人正在分拣大枣。

产能提升带动就业扩容。如今,合作社占地面积达到了7000平方米,稳定吸纳30余名村民就业,农忙季节临时用工有100余人。员工阿依谢姆古丽·托合提肉孜和丈夫已经在合作社工作四年多了,他们亲眼见证了合作社的发展,现在夫妻俩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这里离家近,农忙时能兼顾自家田地,这份工作让我们夫妻俩既能顾家又有稳定收入。她笑着说道。

麦麦提玉苏甫·托合提则表示,未来合作社将继续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乡亲加入,一起增收致富。同时,要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的农产品。

上图:穗缘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打包核桃。

在相隔不远的疏附县穗缘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同样机声隆隆。借助广州援疆100万元资金支持,合作社购进了烘干机等先进设备,现在年加工核桃5000吨,带动稳定就业40余人,季节性务工130余人。过去粗加工利润低,现在标准化产品能卖出更好的价格。该合作社负责人阿不力克木·麦麦提明指着新设备介绍道。

日前,疏附县穗缘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入选了2025年度自治区石榴花巾帼创业创新基地名单。这家主要从事核桃筛选分级、精加工、包装、销售的林果类加工合作社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当地发挥了很好的带农益农作用。

上图:穗缘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院。

不同的政策支持,催生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强硕依靠党建引领与政策补贴发展壮大,穗缘借力援疆资金实现技术跃迁。但相同的是,两家合作社均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乌帕尔镇亚果村农民阿卜杜艾尼在穗缘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快一年了,月工资3000元。早上送完孩子来上班,在这工作的都是乡亲邻居,农忙时还能抽时间回家收麦子,挣钱顾家两不误。他正熟练地操作着设备说道。

蓬勃发展的合作社,正为乡村注入持久活力。乌帕尔镇喀拉巴什村党支部书记努尔阿米乃姆·安外尔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林果技术培训,培育更多的致富带头人,加强合作社引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合作社不仅富了村民口袋,更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目前,全县共有3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了林果业、养殖业、手工业、农机服务业、种植业等等,各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2家,带动就业人数达到 3500人,月平均工资达到2000元左右。

    “我们通过技能业务培训、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奖励扶持政策力度等,助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运营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正通过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疏附县农业农村局农经发展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图尔荪帕夏·卡马力说道。


作者:

关联稿件:

【打印本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