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动态

2022

09/20

10:50

来源:
疏附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访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00元起步的乡村振兴:戈壁滩开荒种杏树 石头上开出致富花

来源:疏附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2-09-20 10:50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4日,我们从疏附县城中心出发,去看一个据说“用2000元起步的乡村振兴”的村子。行驶1个多小时,路越走越窄,两旁的风景从建筑物渐渐变成不高的树木,塔什米里克乡党委书记彭永胜和两位广东援疆干部:来自广州市从化区卫生健康局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管理科科长,现任塔什米里克乡党委副书记的陈伟、来自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现任塔什米里克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的李远青一起站在路边等候记者的车。

今年40岁的彭永胜老家在湖南,从部队转业后就扎根新疆,先后在多个乡村工作过。“塔什米里克乡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山坡上,疏附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距离县城核心区域42公里,走完塔乡,疏附县你就走完了。以前,我们这边的干部中流传着一句话:你不好好干,就到塔什米里克乡去。”2021年3月,彭永胜被县委从铁日木乡调整到塔什米里克任党委书记,与他一起在这个最偏远、困难之地工作的,还有2020年4月应组织安排来到这里的陈伟和李远青两位广东援疆干部。在广州援疆工作队的帮助下,塔什米里克这座曾经的“石头乡”面貌一新:干部们和当地群众一起修路、建设美丽家园,更在戈壁滩上种起了瓜果,吃上了“旅游饭”,今年8月该乡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民们不仅增收致富,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2000元起步的乡村振兴:发动群众美化乡村吸引旅游消费

“‘塔什米里克’就是‘石头多多’的意思,我们乡是出了名的‘石头乡’,从前到处都是荒芜的戈壁滩。”彭永胜介绍,塔什米里克乡原来是个深度贫困乡,原本15个村中有10个贫困村,“全乡人均1.2亩地,种一点玉米小麦,家里条件好一点的能养上四五头牛,条件不好的话,顶多养几只羊和鸡,收入基本就靠这些。”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缺口,彭永胜和陈伟、李远青的面临的任务很重。而从乡村振兴来看,这里的资金也比较短缺。“不像县城核心区域,建物流、配送中心都方便,就连务工人员都不愿意花一个多小时跑到这里。乡里大部分农户思想也会滞后一点,觉得能吃饱调整就行了,不像县城核心地带的,接触外面的世界会多一点。这些成了影响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

“我们要扭转这种局势,首先把气势做出来!”彭永胜和陈伟、李远青一起商量,“首先要把士气鼓舞起来,我们先要想办法把干部留住。”彭永胜说。资金方面,我们自己积极想办法,不能等靠。有些事情不是说是没有资金就不能干,一些资金我们自己筹,同时发动群众。

“乡村振兴其实还没有一个现成的模板,大家都在摸索,而驻乡的陈伟、李远青和当地干部一道就在塔乡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广州援疆工作队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徐志谦对记者说。“广州来的干部他有一个很特点,就是见多识广,结合当地资源,给党委会提出很多合理化的建议。”314国道是从疏附县去塔县一个著名景区的必经之路,彭永胜和陈伟、李远青想到做一些交通驿站等沿途打造,吸引下客流,为农民增收。但没有资金,怎么办?彭永胜从乡政府的项目款项中挤出2000元,“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我们能先盖个凉亭也是有用的!”但2000块只够一点点材料费,需要石头,他们就地取材,人工费怎么办?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给不了钱,给荣誉:谁出力修造的,村党支部印上“能工巧匠”的荣誉证书,上面写上修造村民的名字,并盖上村党支部的章,以示鼓励。

就这样,他们花2000元盖起了一座“援疆亭”,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每个村、每个小组把自己的小公园、小广场也搞起来,带领村民建设自己的家园。感动于此,在广州援疆工作队的协调下,广州市从化区为这一项目争取了100万元资金,他们得以在沿途修建起休闲广场和餐厅、农特产品展示厅,很多去往塔县旅游的游客都会在此驻足、消费,让不少村民有了旅游业的收入。在广州援疆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2021年11月入选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今年8月入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塔什米里克乡党委书记彭永胜

“5+2”“白加黑”20天修出4.2公里“民心路”

在塔什米里克乡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前,整齐的绿化带隔出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界线,平整的路面秩序井然——这对于习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的人来说习以为常,然而对于塔乡的村民们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这是434县道贯穿我们乡的一个主要路段,但从来没做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是一个沉下去的水沟,所以交通事故很多,对读书的孩子们来说也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2021年9月,彭永胜和广州援疆干部陈伟、李远青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先和农民宣讲,大家一起商量,看这个事干不干?如果要干,我们大家一块吃饭一块干行不行?干了这个事有啥好处,为谁干的,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讲清楚,农民一点意见没有。”彭永胜和陈伟、李远青以及乡里的干部带领群众开始了“5+2”“白加黑”的修路工作,特别是晚上速度最快。“为啥晚上干得快?因为车少,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我们施工过程中的交通事故隐患。”彭永胜他们加班加点了20多个晚上,很多干部都和群众一起干到天亮。“我们这边没有‘援疆干部’‘县上干部’或是‘自治区干部’之称,统一都称为‘塔什米里克乡的干部’。大家不分彼此,和保安、保洁员、所有参与修路的群众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这4.2公里的路没花多少钱,不到20天就干完了。虽然所有人都特别有成就感,在新疆的干部是全能的,白天可以写材料、做工作,晚上还能修路。村民们都说:‘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干修路这么大的事',特别有成就感。”

为了省钱,他们没买现成的混凝土,自己用搅拌机搅拌水泥沙和石子,搅折了6根钢丝。彭永胜介绍:“这地方搞完之后,就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一个农民还给我发了短信说:‘这个路三年前修就好了。’我说‘为啥?’他说,他的小孩就是在那发生的交通事故,一条腿残疾的。现在农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实实在在就是为了他们建了安全的路,看到广州援疆干部对大家的帮助。”他感慨地说:“乡村干部是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的纽带和桥梁,党在哪?在农民心中,党员干部就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表。党员干部对农民好了,他就认为党和政府对农民好了,所以我们的责任重大。”

“我觉得,乡村振兴不光光是钱的事情,这是我们思想的事情。有些事没花多少钱,但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们如果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好多事是干不成的。你有那么多钱吗?我们以前可能有个误区,觉得什么都要给项目,没有项目就不用干。事实证明,团结带领群众,可以花小钱办大事。如果这条路都是靠钱搞出来的,农民就没成就感,他也觉得我没参与这个事情,反而可能还没那么爱护。”

广州市从化区卫生健康局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管理科科长,现任塔什米里克乡党委副书记陈伟在农户家

生态修复戈壁滩100万元投入1000万元产出

2020年,陈伟主动联系疆南农批和疆果果等多家公司,先后帮助当地群众销售西兰花、土豆、花菜、豇豆、西葫芦、白皮洋葱等蔬菜约587.21吨,销售金额约77.98万元,并对接疆南农批派出工人到该乡采摘木亚格鲜杏、西瓜、桃子等水果,销售金额约27.41万元;收购木亚格杏干0.65吨,销售金额6.95万元。发现了木亚格杏给农民带来的商机,2021年10月,忙完了修路,彭永胜和陈伟、李远青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修复荒芜的戈壁滩,开垦1000亩戈壁荒地,种植木亚格杏。“再冷的话就种下去就没效果了,所以我们要赶在11月份之前全部种好。”

“第一步就是育苗。在戈壁滩上育出来的苗子抗高温、高碱,以后移栽在戈壁滩上,存活率就会很高,因为它适应了这种气候。”陈伟说。然而,在满是石头的贫瘠的戈壁滩上育出杏苗,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大家要先把选定的苗圃地上的石头挖走,然后将推条田多余的土运到戈壁滩上安装滴灌、铺膜,再挖3-5厘米的小坑,两个人分一行,把杏核一颗一颗种下去。

“那时天气已经很冷了,大家趁着中午能化一点冻的时候赶快种下去。我们裹着大衣一粒粒地播种,全身都冻透了,回来后骨头都要暖半天。”能否成功,当时大家心里也没底,心理压力很大:能不能活?要是活不了怎么办?和技术专家经过多次论证后,他们下定决心种植,然后细心地浇水,还要防着兔子、老鼠、乌鸦的侵害,像照顾小孩一样看着它长大。遇到杏苗死了几棵的情况,他们赶紧请农业专家查看原因,发现在浇水的情况下,土壤经过白天的暴晒,晚上再失水,盐分会变得更大,所以就改变了浇水的方式,并为土壤补充营养液,保住了幼嫩的树苗。

2021年11月下旬,广东援疆干部带领当地村民在戈壁开垦荒地,播种杏胡。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共栽种了189万株苗,而这1000亩戈壁滩上挖出来的石头,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十个月后的如今已是满眼绿色了,树苗存活率达到90%以上。“我们很喜欢晚上的时候到这里坐一下,很有成就感。你看这石头蛋子多大,这里原来都是这样的地。现在,有的只有20~30厘米的土壤也能长出杏苗,这就是科技创新。明年三月嫁接,十月出果,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得到受益,这里会成为优质的木亚格杏园。农民们看了都说:‘这是石头上开出来的雪莲花!’”彭永胜说。徐志谦介绍:“这个项目也是广州援疆‘一乡一品’的工程,我们只投入了100万元启动资金。三年之后这地方1000亩地,如果按保守估计,一亩地产500公斤,每公斤卖20块钱计算,那是1000万,每年人均增收1000块钱,户均增收5000元。”

“要长期和近期收益相结合,要不农民今年光种树了,没有收益。”彭永胜和陈伟他们又谋划着,让家庭条件差一些的农民在他们开垦的条田里种点西瓜。“高达60度的温差让这里种出的西瓜比别处更甜,一家分一条田,当年就见效,今年一条田的西瓜卖到了3000块钱,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了生态修复兼顾农民受益,他们还在附近撒了一些苜蓿草种子,“现在农民已经割了一茬了,还可以再割一茬。”看着从前的石头地里长出了西瓜,农民们都在感叹科技的力量。他们纳闷:“以前这里草都不长,怎么能长西瓜呢?”

“戈壁滩上种出了西瓜”让这里成为科技创新示范点,它和附近荒凉的戈壁滩共同构成了一种具有对比化的美,竟渐渐成为亲子游打卡地。偏远的塔乡相比疏附县其他地方气温低3~5度,戈壁修复后还修建了露营地。“你看,这里现在全都绿了,既有生态效应,又有经济效应,还有社会效应,凝聚了人心,促进了民族团结。”

2022年4月,李远青(右二)在从化区向受援地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捐赠慈善助学物资发放仪式上给困难学生赠送书籍

援疆2年半助农民增收800余万元

2021年,陈伟和李远青联系广州市天河区、从化区帮扶销售4000多箱木亚格杏,组织援疆企业收购木亚格杏约400吨,给全乡农民增加收入800万元。“林果业这一块,未来还是要继续管好,确保品质。”李远青说。为了让更多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提升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他们在这一年里相继盖起了酒厂、豆腐厂,酸奶厂、凉皮厂、馒头厂、洗车厂、“喀什味道”餐厅、乡级农特产品展示体验中心等。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以前,这里的群众好多都没吃过豆腐。这个地方自古以来没有出过酒,这是第一个。”彭永胜说。招商引资一直是困扰塔什米里克乡发展的短板,2021年以来,陈伟和李远青陆续组织3家养殖企业专业人士到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考察养殖环境,9月份,签订了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15村扶贫项目(繁殖饲养肉牛合作社),投入资金200万元,聘请工人8名,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在推进“致富带头人”工作中,已完成2个致富带头人项目,分别为塔什米里克乡12村面粉杂粮加工厂和6村木亚格杏深加工项目,总投入资金约150万元。

迄今为止,陈伟和李远青已经在塔什米里克乡2年半的时间,“第一年主要就是疫情防控,第二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然后转型进入乡村振兴。”彭永胜今年至少催了陈伟10次回广州休假,直到现在,陈伟也没回来。“广州援疆干部像小学生一样谦虚,他们走遍了我们这里条件较差的农民家庭,从不揽功。2017年年底,陈伟才从武汉转业回广州,不到三年又去往疏附县援疆。“孩子今年读四年级了,确实管得很少。”在塔什米里克乡的办公楼上,印着这样两句话:“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作者:

关联稿件:

【打印本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