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疏附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广州援疆医疗队泌尿外科、妇产科、麻醉科专家通力协作,成功为一名复杂膀胱癌患者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多学科联合手术。这场历时7小时的高难度手术,不仅展现了医疗协作的技术高度,更成为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边疆地区成功实践的典范。
病情复杂:多科专家共克难关
患者阿依古丽(化名)在外院初步检查考虑膀胱恶性肿瘤,但是因为病情复杂而未能实施手术,听闻疏附县人民医院援疆的泌尿外科专家来自广州的以微创手术见长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遂慕名而来。在人民医院,经过CT及膀胱镜活检,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晚期合并子宫肿瘤浸润。按照膀胱癌的诊疗指南,患者需要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并行尿流改道,即切除整个膀胱以及肿瘤浸润的子宫,同期对盆腔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术中尽量保留卵巢,随后重建人工膀胱,或者肠代流出道以引流双侧肾脏日常分泌的尿液。业内专业人士都知道这个手术是泌尿外科最难做的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大,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和医护都极具挑战。广州医疗援疆专家、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钟文,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联合援疆妇产科专家印贤琴主任、麻醉科专家赵年章主任以及人民医院当地医务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科室专家共同术前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决定通过一次手术解决膀胱癌与子宫浸润肿瘤、尿流改道的多重问题。
手术中,三大科室配合紧密:麻醉科赵年章主任采用精准的全身麻醉全程护航患者生命体征;钟文主任先行腹腔镜微创操作,精细分离膀胱及粘连的组织、离断双侧输尿管和尿道;印贤琴主任随即行子宫切除术,巧妙避开盆腔血管密集区清扫淋巴结。刘春晓教授全程指导并完成尤为关键的尿流改道,“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技术,避免了患者术后留置尿袋带来的不便。手术采用腹腔镜联合开刀手术的杂交术式,既保证了盆腔深部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又能减少患者创伤,提高手术效率。由于采用了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但手术难度增加的原位新膀胱技术,术后患者无需留置尿袋,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援疆使命:技术输血更重造血
“这台手术的成功,是‘广州经验’与‘疏附实际’深度融合的成果。”钟文主任表示。广州医疗援疆专家通过日常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专题授课、“手把手”带教等形式,指导本地医护掌握关键技术。目前,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已能熟练开展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列腺电切、前列腺剜除、膀胱肿瘤电切、腹腔镜肾囊肿去顶、精索精索高位结扎、肾肿瘤部分切、肾切除、肾盂输尿管整形术等复杂手术。援疆医疗专家不仅仅是把技术带来,更是“手把手”带教,把技术留下来给本地医护。正如援疆专家赵年章所言:“我们不仅带来先进技术,更要培养一支扎根边疆的精锐医疗队伍。”
此次高难度多学科联合手术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是广州医疗援疆“学科组团式帮扶”的缩影,更是广州医疗援疆持续开展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的“造血”成效。医院将持续提升专科实力,通过统筹院内援疆专家精准“输血”与“造血”并重,以精湛技术守护边疆群众健康,穂疏两地医护人员正以仁心与匠心,共绘健康边疆的新图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