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走进位于疏附广州工业城园区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产业园的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台,切割下料、钢材组立、埋弧焊作业、智能机器人焊接、抛丸除锈等工序衔接有序,每一个环节都在“人机协同”模式下精准推进,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上图:疏附广州工业城园区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产业园的生产车间。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产业园,聚焦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型需求,是以“钢结构为根基、智能化为方向”的综合性产业载体与企业平台。初期构建集钢结构产品研发生产、工程施工、售后服务的全周期一体化体系。该园区占地面积129亩,配套标准化厂房约3.6万平方米,建成全新重钢生产线一条,布局包括轻钢、次钢、彩板、CZ型钢、行车等大中型生产线多条,形成多品类钢结构产品的规模化供给能力。
“目前车间已接钢结构订单3000余吨,我们车间正全力生产,确保订单保质保量完成。”疏附县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产业园负责人陈建队说。

![]()
上图:全自动数控火焰切割机,火焰切割下料。
车间内,智能数控激光切割机、自动识别智能焊接机器人、自动龙门式埋弧焊机等一批智能化核心设备,凭借高精度作业能力与稳定运行性能,不仅让每一道工序都精准可控、无缝衔接,更从源头保障了钢结构件的稳定品质,也支撑着订单的高效推进。
“我们生产线集成了多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相比传统生产线,人均产能提升3倍以上,能耗降低了,建筑垃圾减少了。现在生产的钢结构构件,能直接供应疏附县及周边的基建项目、厂房建设,既降低了建设成本,也为本地产业发展添一份力量。”陈建队介绍道。
据了解,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产业园生产车间年产能可达3万余吨。从今年3月破土动工到10月顺利投产,仅7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厂房搭建、设备安装调试到生产线运转,这一高效落地的背后,是疏附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所提供的坚实支撑。
“从项目审批到用地保障,再到后期用工协调,疏附县相关部门全程‘一对一’跟踪服务,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让生产线提前投产。”陈建队说。
![]()
上图:自动识别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在作业。
与此同时,产业落地也为本地群众带来了适配的就业机会,园区优先对接有相关技能的村民,让他们的手艺在车间得到发挥,实现家门口的稳定就业。疏附县乌帕尔镇库木巴格村村民阿布力克木·卡迪尔精通焊工技能,而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产业园恰好有相关岗位需求,他顺利在这里找到了一份焊接工作。“在这里上班不仅离家近,待遇也十分可观,每个月都能拿到固定工资。”他说。
立足现有钢结构产业优势,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产业园正加速向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领域拓展升级,推动建筑产品从“现场浇筑”向“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转型,从“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跨越,为疏附县建筑行业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注入新动能。陈建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壮大新型装配式智能建造产业,同时产业园还会增设技工实习岗位,为疏附县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

分享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