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乌帕尔镇光明村的400亩板蓝根迎来大丰收。田间地头,收割机来回穿梭、机械轰鸣,村民们忙着分拣、晾晒,空气中飘散着淡淡药香,一幅“金色药田富农家”的喜人画卷徐徐展开。

上图:收割机正在采收板蓝根。
机械轰鸣,人勤田丰。11月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收割机将一株株板蓝根连根拔起,村民们在田地间熟练地分拣分级。这片丰产的板蓝根种植基地,由新疆徽鲁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福美林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共同承包运营,负责种植与初加工环节;同时联合新疆灵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专业的研发支持与销售渠道保障,形成了多方协作的产业基础。

上图:板蓝根。
作为耐旱耐寒的两年生草本植物,板蓝根不仅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是连花清瘟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叶片还可提取天然蓝色染料,多重用途让它的经济价值十分可观。依托这一优势作物,基地每亩产量稳定在400公斤左右,总产量预计达160吨以上。“按市场价每公斤10元计算,每亩地纯利润约4000元。”新疆徽鲁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书华介绍,接下来计划将种植规模扩大到4000-5000亩,两年后力争达到10000亩,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

上图:村民正在分拣板蓝根。
产业落地,就业先行。板蓝根采收期间,每天能吸引30至50名周边村民在田间临时就业,人均日工资80元。“我在这儿工作4个月了,每天能挣80元,离家近,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特别踏实。”乌帕尔镇约勒吉格代村农民图妮萨古丽·祖农一边分拣板蓝根一边笑着说,“希望一直有这样的好活,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村民们而言,在家门口参与中药材种植,不仅能获得稳定收入,还能学到专业种植技术,真正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乌帕尔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麦麦提江·麦麦提吐尔洪表示,目前全镇已发展特色中草药种植800余亩,除板蓝根外,还包括虫草参、芍药等品种。接下来,乌帕尔镇将继续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依托现有种植基础和合作资源,完善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闭环,推动板蓝根等特色中草药走出乡村、迈向更大市场,把本地“农业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作者:

分享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