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喀什地区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实录
7月13日,喀什地区召开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马继明介绍喀什地区民生工作总体情况。
7月13日,喀什地区召开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贾娜娜 摄
喀什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吐孙赛达克;喀什地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武利;喀什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学艺;喀什地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马品正;以及喀什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疾控局局长徐冬梅等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地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增强:今天召开2024年喀什地区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同时,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在线发布,欢迎大家的收看。发布会共有两个环节,一是请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马继明先生作介绍;二是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马继明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主发布词摘录: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2024年喀什地区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主要目的是向大家介绍喀什地区民生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喀什地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把2024年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做好做实的一些情况。
2023年,我们持续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稳定扩大就业成效明显,城镇新增就业8.29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07万人次。大力实施农民工安“薪”无忧工程,为1.87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2.13亿元。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乡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有康复需求和意愿的残疾人应救尽救。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4001套保障性安居工程、136个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完工。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297条。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得到强化。教育惠民工程持续推进,新建改扩建49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45773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8.5%以上。
2024年,我们聚焦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广泛征求各族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积极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大力开展交通便民、加快更新基础设施、巩固实施教育惠民、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加大食药品安全守护、有力实施老年人关爱行动、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推进社保扩面增效、开展文化科技惠民活动”共十件民生实事。
截至目前,全地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73人,帮助1625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47.95万人。全地区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050公里,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残疾人及享受半价票学生等群体均实现免费或半价乘坐城市公交,受益人数达68万人。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提质扩容建设项目(一期)已经开工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96.2%,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95%。全地区已挂牌老年助餐服务点2069个,完成2600个目标任务的79.57%。一个个数据和指标书写着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也量化着我们“置顶”民生的态度。
今后,喀什地区将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积极问政、问需、问计于民,一件一件推进,逐条逐项落实,运用多种形式让群众有更多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让美丽喀什的发展步伐充满力量、充满温度。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地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增强:谢谢马继明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提问: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民生实事中提出了“积极帮扶和确保困难群体就业”。请介绍一下人社部门在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喀什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吐孙赛达克:喀什地区牢固树立“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理念,着力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喀什地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73人,帮助16256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47.95万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举措。
一是健全人员台账,全面就业帮扶。人社、农业农村、民政、残联、乡村振兴、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联动,对“八类群体”开展摸底工作,摸清楚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底数,建立重点援助对象基础台账,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等就业援助,积极帮扶和确保困难群体就业。
二是全方位归集和发布就业信息。地区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通过窗口经办、电话沟通、网上登记等多种渠道,加强与行业部门沟通,联系对接工业园区及各类企业、用人单位摸排用工需求,依托喀什公共就业服务抖音账号和微信公众号不同的网络平台,常态化推动岗位信息、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及流程网上发布工作。
三是“一人一策”开展精准帮扶。对认定的援助对象,开展个性化指导,差异化开展帮扶。对有就业需求的,通过明确求职路径,开展针对性岗位推荐促进就业;对有创业需求的,通过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落实自主创业补贴等进行创业援助;对有培训需求的,明确培训目标,提供合适的培训信息;对就业方向尚不清晰的,提供职业指导、心理疏导、帮助提振信心,引导积极就业;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群体,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
四是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力度。积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大礼包”。优化经办服务,筛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和用人单位,精准推送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直补快办”的落实机制,支持企业更多吸纳困难群体就业,对有创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支持。
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央视春晚在喀什设立分会场后,喀什地区的旅游迎来井喷式发展,本地群众出行的意愿也更加强烈,面对这样的情况,喀什今年采取什么新的举措来方便群众出行?
喀什地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武利:2024年面对新的形势和群众便捷出行的期盼,地区交通运输局全力抓好交通便民民生实事,切实提升交通服务品质,保障群众便捷出行。
一是着力推进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打通“大动脉”。全力推动国省干线项目建设,G219线岳普湖至英吉沙公路加快推进,G219线恰热克至叶城、S517线泽普立交至金湖杨、S213线伽师县至西克尔镇公路项目年底前建成通车。
二是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畅通“微循环”。2024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810公里,目前已开工1050公里,农村公路像毛细血管延伸到千家万户,各族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三是持续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今年将对24座农村公路危桥进行改造,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400公里。目前,危桥改造已建设完工18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完工681公里,这些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道路安全保障水平,群众出行更加安全。
四是全面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水平,在喀什市、莎车县、叶城县、巴楚县大力开展“网约车+电召”服务模式,已引进线上网约车平台3家、线下网约车公司4家,网约车、巡网融合车辆由2023年的50辆增加至现在的940辆,群众出行更加快捷。同时,我们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全地区22家城市公交运输公司、937辆公交车辆全面落实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军属)等群体免费或半价乘车政策,惠及群众68万人。
喀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推进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写进了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2024年新疆全力抓好的十件民生实事。请介绍下喀什地区针对城乡房屋抗震排查整治工作是如何推进的?
喀什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学艺:喀什地区及周边地震多发频发,房屋等建筑物是地震灾害的主要承灾体,房屋设施抗震能力直接决定了地震灾害损失程度,近年来,喀什地区在国家、自治区和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安居工程等,消除了一批隐患房屋,但城镇范围内老旧房屋存量依然较大。前期,我们组织县市对2002年及以前建造的城镇房屋进行了摸排,摸清了底数,建立了详细台账,并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自治区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工作要求,制定了《喀什地区牧民越冬放牧点生产用房(居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等3项方案,为后续排查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基础保障。
同时,积极申报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改造城镇居民居住条件,配套完善小区基础设施。2024年喀什地区共申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0个、15448户、531栋,续建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400套,续建公租房项目3000套,实施230户农村六类户抗震防灾工程建设。
下一步,喀什地区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实施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对1991年之前建成的城镇住宅,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抗震鉴定,对1991年至2020年的城镇住宅,委托第三方设计单位进行体检,对排查评估鉴定存在隐患的房屋,坚持“留、改、拆”并用,区分轻重缓急,有序组织实施整治,通过采取拆除重建、抗震加固、利用城市危旧房改造政策、与商业开发“捆绑”建设、通过申请国家项目建设(加固、重建)等多元化方式进行整治,对农村4585户一般户进行抗震改造或加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把地震等灾害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把城乡抗震安居民生工程建设成暖心工程、幸福工程。
中新社新疆分社记者提问:2024年喀什地区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硬招实招?
喀什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疾控局局长徐冬梅:喀什地区始终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重要工作,2024年上半年,我们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地委、行署的安排部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是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实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立足满足群众就近就便看病就医需求,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喀什地区已成功推动28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147家达到基本标准,5家达到社区医院标准,在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标准化手术室15个、口腔科23个、数字化接种门诊38个、慢病一体化门诊50个、急救站27个。
二是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力度。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开展“以科包院”、“名医工作室”、长期派驻活动,12县市医共体牵头医院累计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派管理骨干人123名,下派医师156人,设立名医工作室148个。
三是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和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招录工作,今年计划为喀什地区招录农村定向医学生136人、面向农牧区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医学教育医学生85人。截至2024年上半年,喀什地区按照国家、自治区要求,已招录大学生乡村医生67名。
四是强化基层专业人员培训。依托援疆省市和自治区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升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和水平。2024年上半年,通过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训项目和国家统筹管理平台累计培训乡村医生636人、全科医生27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人员80人。
五是强化服务管理质量。狠抓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健全签约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力度,做好日常健康管理咨询和服务,截至2024年上半年,常住人口签约率达88.68%,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2.5%,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89.51%,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96.2%,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95%。
喀什地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马品正:老年人助餐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全面贯彻国家、自治区《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方案》,今年制定印发了《喀什地区2024-2026年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并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启动实施喀什地区老年助餐服务三年行动。明确了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发展目标。
在服务网络构建方面。今年,全地区规划布设2600个老年助餐服务点,其中重点完成100个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截至目前,100个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已建设完成,在聚焦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约3400人的刚性用餐需求基础上,统筹保障了其他老年人群体的助餐需求。今年以来,已累计为约300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约8000名其他老年群体提供了助餐服务。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老年助餐服务点(如喀什市东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爸妈食堂,喀什市迎宾大道天山西路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及优秀助餐服务企业(如:疏附县金米粒抓饭店老年人助餐点)。
在服务模式运营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八种模式:1.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配置老年食堂模式;2.社会力量投入新建老年食堂模式;3.社区存量设施资源改造利用。市场主体免租或低租利用社区闲置房产资源,将其改造为老年食堂,由投入建设的市场主体来运营管理;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机构等内设食堂拓展老年助餐服务;5.商业餐饮场所挂牌认定;6.中心户搭伙(互助服务)。主要针对位置相对偏远、就餐人员偏少、不具备设置老年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的村或牧区;7.村(社区)食堂加设老年饭桌。借助村居基层组织现有食堂,因地制宜加设老年饭桌;8.集体用餐单位配送来提供老年助餐服务。与此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爱心企业、慈善资源、社会力量、志愿服务参与助餐服务,构建“个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老年人助餐服务多元保障机制,基本实现了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可享受不同优惠力度(例:60—75岁优惠1-2元、75—90岁优惠2—3元、90岁以上免费)。
在政策投入方面,一方面,今年以来争取喀什地区购买61个老年人助餐“金色晚霞”服务示范项目373万元,53个“善乐食坊”老年助餐食堂提升改造示范慈善项目530万元设施设备,25个配置老年食堂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85个利用社区闲置资源改造助餐点的老年助餐设施设备一次性补助示范项目500万元。另一方面,12县市也正在大力宣传老年助餐服务,积极动员爱心企业进行捐助,不断提高老年助餐服务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的助餐需求,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多元化供给和常态长效运营,让助餐服务更有烟火气、更具人情味!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地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增强: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解答,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在线观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我们将持续对喀什地区落实民生实事情况及其他信息进行发布。再见!
作者: